办公家具产业链与竞争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家具制造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工业经济重点的传统产业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客观地分析该产业产业链结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或关系,以建立和改进产业或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所谓产业链,是指构成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产业链构成上的差别,决定着不同产业的组成、产业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的活动规则等方面的差异。从产业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要形成产业链,前提在于企业之间产业分工需层次明晰,这些企业可以根据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或经济活动的不同特点而进一步加以分类。
众的周知,制造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产业链的竞争,并且基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不是可以轻易得到复制的。我国长期以来选择的是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内生产环节分工为主,因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是靠在一个国家内部形成某个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来达到的,而是通过在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拓展中,去追求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
1.家具制造产业链模型
为达到培育产业链竞争力的目的,我们必须在梳理出家具制造业产业链的基础上,再去寻找我国家具制造业应处的地位。笔者在参考相关模型后,绘制出涵盖上下游各环节的办公家具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模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家具制造企业是在产业链中处于基础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家具制造的产业链是单纯的终端家具制造企业。根据产业链位置或经济活动的不同特点而进一步加以分类后,我们在家具产业链中可以看出,从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出发,形成了家具制造业垂直的供应链和横向的协作链关系。一方面,森工和制材企业、进行品牌运作的家具制造商以及面向终端用户的分销商分别作为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产业,从附加值追加过程中形成了垂直的供应链.另一方面,配件及外协加工提供商和原设
备生产商(OEM),建立了与品牌家具制造企业的横向协作链关系。其中的品牌家具制造企业因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而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的领导企业。通常它们具有产业的垂直整合能力,即不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掌握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和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最终的成品则往往占据极为可观的市场份额,获得最大的附加价值。这些企业具有典型的技术集约型企业特征,其产品附加价值高。
2.我国家具制造业的产业链由于我国尚处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我国家具制造业所从事的生产制造活动,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如进行oEM生产等,在国际家具制造产业链中尚未形成优势地位。但加工贸易的发展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必然会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会将~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不断加长,产业相互配套。使加工贸易活动得以扎下根来,成为本土制造业的一部分,从而将使中国在国际家具制造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中国家具制造产业链的产业链安全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比如能源及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供应等。
3.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关联
产业集聚和产业链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关联度。一方面,产业集聚并不是指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因为这并不一定带来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的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聚是众多相互关联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的,产业集聚促进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另外,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可以更有效地插入全球价值链,并向上游攀登。因此,集聚的发展方向始终是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拓展。